<fieldset id="26ue2"><table id="26ue2"></table></fieldset>
  • <ul id="26ue2"></ul>
  • <center id="26ue2"></center>
    您的位置:首頁 >金融 >

    超13倍!國科微為大基金“創造”最高浮盈率

    2021-06-18 16:01:35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芯片股國科微于6月10日公告稱,國家大基金計劃自6月10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360.6352萬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比例的2%。

    這是國家大基金自去年一季度首次減持國科微以來的第二次減持,當時大基金以50元左右的價格減持了179.99萬股,套現約9685萬元。

    千億規模大基金回收投資約140億元

    國科微為大基金“創造”最高浮盈率

    相比去年的減持價格,大基金此次減持國科微的價格要更豐厚一些。據了解,國科微股價自4月的42元附近的整理平臺快速拉升,5月13日最高報105元,其后有所回落,本周三收盤價73.53元。

    國家大基金是2015年10月入股國科微,按2017年7月IPO時的發行價計算,成本只有8.48元,2019年公司實施過一次10轉5.9377的分紅方案,成本折算下來只有5.32元。大基金目前持有國科微2632.56萬股,浮盈17.96億元,持有5年的收益率高達13.51倍。

    今年以來,大基金陸續在長電科技、太極實業、晶方科技、兆易創新、中芯國際(港股)等5只持股上已經累計減持9次。這包括1月22日減持太極實業362.85萬股,1月27日減持長電科技1602.86萬股,4月8日與4月15日合計減持晶方科技339.34萬股,2月23日減持安集科技13.08萬股,4月8日與6月1日合計減持兆易創新655.86萬股,4月9日、12日合計減持中芯國際港股1億股。另外,通富微電于5月19日公告大基金將在6個月內減持不超過2658.07萬股,長電科技5月18日公告將再減持3559.11萬股。

    自2019年首度減持以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一期)1387億元的投資成本已經回收140億元以上,而截至本周三持股的浮盈超過640億元。其中利潤率超過10倍的有2只——國科微與瑞芯微,國科微貢獻的浮盈率最高,達到1351.11%。

    另外,大基金在長川科技、北方華創與滬硅產業三家公司上的獲利在6倍以上。超過1倍的有安集科技、兆易創新、晶方科技、雅克科技、芯朋微、景嘉微、長電科技、中芯國際、北斗星通等8家公司,1倍以下的只有通富微電、納思達、太極實業、匯頂科技、萬業企業、賽微電子、芯原股份等7家公司。(見附表)

    附表:國家大基金一期持股情況

    大基金二期接棒投向卡脖子領域

    隨著今年以來芯片荒在全球的蔓延,芯片的價格一路上揚。在這種情況下,在國家大基金一期從前期投入逐步退出的同時,大基金二期則在不斷加碼晶圓制造等屢屢被美國卡脖子的項目。

    6月7日,科創板公司華潤微發布公告稱,旗下全資子公司華微控股擬與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設立合資公司,投建12寸功率半導體晶圓生產線項目,項目總投資75.5億元人民幣,預計建成后可月產3萬片12寸中高端功率半導體晶圓。

    據了解,大基金二期的注冊資本為2041.5億元,自去年開始投資以來,目前已知的大基金二期的對外投資標的有9家,分別是中芯國際、中芯南方、中芯京城、睿力集成、紫光展銳、合肥沛頓存儲、長川智能制造、艾派克、智芯微等。

    大基金手中仍握有大量的資金在尋找適合項目,投資者可繼續關注其后續的動向。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