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閑魚,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二手閑置物品交易。但近期,咸魚上出現了一波“閑置”銀行股權叫賣潮。都有哪些銀行原始股在出售,這些交易存在風險嗎?
二手交易平臺不僅可以淘貨,還能買銀行的原始股份了。調查發現,在“閑魚”二手平臺交易網站上有不少自然人股東在公開“叫賣”“拋售”手中所持有的銀行股份,被“叫賣”的銀行多以地方農商行、農村信用社為主。
多家銀行原始股被“叫賣”
“出讓某銀行原始股份”“馬上就要上市”“可配股效益非常好”……銀行股權轉讓案例近年來屢見不鮮,多以企業股東主動轉讓或司法拍賣轉讓為主,不過,調查發現,在“閑魚”二手平臺交易網站上,有不少自然人股東正在出售持有的銀行股權。這些銀行多以農商行、農村信用社為主,例如華融湘江銀行、汴京農商行、浙江義烏農商行、昆明市五華區農村信用社、路橋農村信用社、蘭州農商行等。
有不少賣家打出“投資理財首選”“經營效益高”等宣傳語吸引投資者的目光,從公布的交易信息來看,這些被交易的銀行股權數量不一,少則幾千股,多則數十萬股,通常賣家會在交易詳情中標注被出售銀行股的出售價格、年分紅等具體信息。例如,一家自然人股東正在出售本人所持有的3萬股華融湘江銀行原始股,每股拋售6.8元,在交易信息中,這位自然人股東打出口號稱,“華融湘江銀行效益非常好、年分紅12%。近年準備上市,本人因急需用錢,痛拋有緣人”。
從自然人股東的描述中,待售的銀行股儼然成為了“香餑餑”,但調查發現,這些股權并不“優質”,部分股權已出現分紅連續減少甚至不分紅的情況。一位西部地區自然人股東正在轉讓其持有的49.5萬股某農商行股權,該人士介紹稱:“銀行往年的分紅記錄有20%、10%、6%,但2020年沒有分紅。”
談及此類股權交易模式,看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卜振興分析稱,在“閑魚”二手平臺交易出售銀行股權為銀行股權轉讓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但是對于平臺有無股權轉讓的資質,以及股權轉讓定價、確權等仍存在各種問題。
隨機升降的“迷之”定價
不用繁瑣的手續就能成為一家銀行的股東,這看起來是一件“撿便宜”的大好事,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調查發現,由于二手交易平臺上進行股權交易的均為自然人股東,所以這些股權并沒有經過正規的司法定價流程,而是由賣家隨機而定。
一位南方地區自然人股東介紹稱,“我是2012年買到了手中持有的農村信用社部分原始股,在購買初期花費40萬元,現在擬71萬元全部出售,因為購房所以要出售這筆股權,誠心購買可以便宜一些,70萬元出售,價格是我自己定的,你接手之后也可以自己定價賣給別人”。
另一位自然人股東也直言:“并未走過司法程序,是行內以前的員工,現在離職了想轉手原始股份,定價就是最開始購買時行內給到的定價。”
將“閑魚”二手平臺和阿里司法拍賣平臺對比也可發現,“閑魚”二手平臺中自然人股東給出的定價往往高于司法拍賣平臺的定價。以上述華融湘江銀行股權為例,月25日,邵陽市美利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所有的近13.40萬股華融湘江銀行股權被拍賣,拍賣價格為36萬元,按此計算,這筆股權拍賣約合2.69元/股。而“閑魚”二手平臺中自然人股東給出的拋售定價為6.8元/股。
從定價上來說,資深銀行業分析人士王劍輝直言,此類平臺交易采用的是雙邊議價的方式,按理來說不存在欺詐行為,但需要關注的信息是,這種虛擬資產交易最大的風險還是信用風險,大多數自然人買家都不具備查詢手段,如果信息披露不透明,這樣就會對股權的定價產生一些影響。再加上這類交易規模較小,比較零散,統一監管目前還不成熟,對于購買者來說還需要有更專業的眼光、更專業的分析能力才能去介入。
另一個值得玩味的細節是,大部分賣家都提到了原始股上市后獲取超額報酬的“真香定律”。所謂原始股是指公司申請公開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在我國股市開展初期,原始股幾乎是暴富代名詞,通過公司上市,持股人甚至可以獲得數倍甚至百倍的收益。這也成為賣家著力宣傳的重點。
但調查發現,這些銀行并未出現在A股IPO候審排隊名單中,甚至未開啟上市輔導。事實上,銀行的上市之路絕非如此簡單。有銀行在輔導備案階段就開啟上市長跑,更有銀行在經歷終止審查或撤回材料后才能重新出發,往往動輒少則幾年,多則十幾年的光陰。同時,歷史沿革不合規、董監高嚴重違法、業務合規性差、盡調不充分等,都會構成上市審核的障礙。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我國銀行競爭程度加強,盈利壓力加大,未來銀行上市審核將會更加嚴格。
股權細化操作指引待完善
在金融去杠桿、監管加碼、同業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中小銀行經營壓力增大,城商行、農商行、農村信用社以及村鎮銀行等中小銀行已經成為股權轉讓臺上的“常客”,在二手轉讓平臺“倒手”股權無疑折射出當下銀行股權買賣的困境。
銀行業資深觀察人士蘇筱芮分析稱,從底層原因分析,股權頻頻被轉讓是由于宏觀環境影響,銀行短期內的業績表現未被看好,股東急于脫手。從監管層面,需要聯合司法機構制定專門的執行制度;還應進一步制定股權管理專門的操作指引細化監管行為,搭建專門的股權交易系統或流轉平臺為銀行提供便利。
在卜振興看來,被轉讓的大部分都是體量較小的中小銀行,自然人股東對股權的定價較為模糊,容易造成定價偏離正常估價的市場風險問題,而當面交易的方式,也對受讓人對轉讓人的資質以及股權的真實性認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閑魚”平臺并無股權轉讓資質,如何辦理股權轉讓也存在問題,有可能面臨欺詐等風險。
此類虛擬交易股權方式“閑魚”二手交易平臺是否支持?對此,有“閑魚”平臺客服人員表示,“平臺主要轉讓閑置商品,關于銀行股權或者是一些虛擬類的商品,不建議用戶發布和售賣,因為平臺發布的標的眾多,一般情況下,審核到此類交易模式會直接下架,有的審核不到,就會顯示為持續在線的狀態”。上述客服人員提醒稱,“一般銀行股權虛擬商品都不建議交易,因為此類商品不好核實,和實物不一樣,實物有物流出現問題平臺都能核實到。如果用戶想購買此類商品,一定要聯系對方保留好所有憑證,后續出現爭議,還可以申請退款、同時申請客服介入進行處理。
(孟凡霞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