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26ue2"><table id="26ue2"></table></fieldset>
  • <ul id="26ue2"></ul>
  • <center id="26ue2"></center>
    您的位置:首頁 >金融 >

    5178六周年 基金平均賺38% 33只虧逾三成

    2021-06-16 16:15:51 來源:金融投資報

    上證指數于2015年6月12日達到5178點高點,次一交易日(即6月15日)起,大盤便開啟了一輪極端下跌行情。隨后經過了2016年至2017年的震蕩上漲行情,2018年的下跌以及其后連續兩年的結構性牛市行情,至今,上證指數仍然在3500點附近波動。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在這6年間,公募權益類基金整體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收益,平均收益率達到38%以上,共有126只基金收益率超100%,八成以上主動權益類基金取得正收益。不過,也有基金虧損嚴重。考慮基金管理人的主動管理因素影響,在主動管理的權益類基金中,有33只虧損幅度超過三成,其中3只虧損超50%。

    招商中證白酒A漲逾4倍

    WIND數據顯示,2015年6月15日至202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滬深300、創業板指分別下跌30.52%、2.07%和15.42%。而有可統計數據的1274只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率38.08%。主動管理的權益類基金達992只,83%取得了正收益;282只指數型基金中,有147只取得了正收益,占比為52%。不考慮產品布局等因素影響,在這種牛熊周期輪換中,主動管理的權益類基金盈利概率相對更高,合計共有126只基金收益率超100%,其中9只為指數基金,絕大部分為主動管理的產品。

    從單只基金來看,指數型基金中,跟蹤白酒和食品飲料的指數基金一馬當先,招商中證白酒A收益率達到436.74%,也成為過去6年收益率最高的基金。緊隨其后的鵬華中證酒A、國泰國證食品飲料收益率分別達到261.34%、221.70%。此外還有多只跟蹤消費指數、醫藥指數的基金收益率超100%。這也反映出,過去6年來持續領漲的板塊主要是大消費。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主動權益類基金中的領跑者,其中部分站上了消費風口,也有不少基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躲過了暴跌行情。

    易方達新收益A過去6年累計回報315.02%,是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收益率最高的。該基金成立于2015年4月,一直到2016年末,該基金股票配置一直在10%以下,躲過了前期的暴跌行情,2018年三季度末之前,該基金股票配置仍不足20%,在當年的下跌行情中受損較少。其后該基金才大幅提高股票配置到70%以上,先后配置了食品飲料、養殖、家電、醫藥等板塊,近三年收益率超240%。該基金的表現也充分說明,不跌或者跌得少也是盈利的重要法寶。

    與易方達新收益A類似的還有前海開源國家比較優勢A、金鷹民族新興、安信優勢增長A、銀華聚利A等,收益率分別為295.03%、210.87%、210.85%、183.99%。這些基金均成立于2015年二季度,在大跌時保持了較低的股票倉位,虧損較少,這為這些基金的長期收益做出了較大貢獻。

    銀華富裕主題、易方達中小盤、易方達消費行業、華泰柏瑞消費成長、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則是另一類領跑代表。它們在過去6年中,絕大部分時間保持較高的股票配置,承受了下跌時的虧損,但凈值的反彈也較快。重配消費尤其是白酒以及醫藥等,成為這些基金成功的關鍵。過去6年,上述基金收益率分別為 286.82% 、246.18% 、211.32% 、200.20%、194.41%。

    3只基金虧損超過五成

    盡管過去6年主動權益類基金大部分取得了正收益,跑贏了市場指數,但少部分基金的虧損仍然令人關注。除了指數型基金的虧損似乎“別無選擇”以外,主動權益類基金的虧損卻是各有各的理由。

    指數型基金的虧損正如它的盈利一樣,基金管理人自主選擇的空間不大,整體隨板塊行情起落。工銀瑞信中證傳媒A、鵬華中證傳媒、鵬華中證高鐵產業、華寶中證1000、南方中證高鐵產業、申萬菱信中證申萬證券的虧損驚人,收益率分別為-74.01%、-68.48%、-60.37%、57.18%、-56.11%、-51.29%。這些基金的資產規模也在凈值下跌和持有人贖回的雙重壓力下大幅縮水。申萬菱信中證申萬證券在2015年二季度末的資產規模高達424億元以上,截止今年一季度末只有22.71億元。

    如果說指數基金的虧損有市場原因,主動管理的基金的虧損人為因素占比則較大。

    主動管理的權益類基金中,有 33 只虧損幅度超過三成,甚至未能跑贏上證指數,其中3只基金虧損超過五成,分別是工銀瑞信創新動力、華商未來主題、金鷹核心資源,過去6年收益率分別為-58.92%、-58.43%、-52.05%。

    工銀瑞信創新動力成立于2014年底,正是牛市初期。到2018年末,該基金一直重配TMT行業,在計算機、傳媒、通信、電子等行業之間進行配置,而這正是牛市后調整較多的板塊。2019年年初,該基金再次更換基金經理,將配置調整至建筑、醫藥、地產等,2019年-2020年均取得一定的正收益,但仍然跑輸權益類基金每年40%的平均收益率。

    華商未來主題落后的原因與之相似。該基金成立于2014年10月,成立后長期重配軍工板塊,在基金凈值占比長期在30%以上,甚至個別時期曾超過40%。而軍工板塊在2015年6月15日至2018年末跌幅達72%,處于深度調整中,該基金也難以幸免。

    金鷹核心資源成立于2012年5月,自2016年以來以押寶式重倉次新股而知名,該基金曾憑借重倉次新股在個別短時期賺得盆滿缽溢,但次新股波動大,如果把握不好,同樣也難逃虧損厄運。2016年至2017年,該基金各年收益均為負且墊底。2017年四季度更換基金經理后,該基金風格更換,不再押注次新股,但中報和年報顯示,其行業配置變化明顯,換手較高。2019年1月再次更換基金經理后,該基金開始重配電子、計算機等板塊,但收益率仍然跑輸整體水平。

    此外,過去6年,泰達宏利品質生活、金元順安價值增長、民生加銀精選、天治低碳經濟、工銀瑞信穩健成長A、大摩消費領航、華商領先企業、長城雙動力收益率分別為-48.22%、-47.84%、-47.46%、-43.58%、-42.14%、-41.63%、-40.26%、-40.13%,凈值也接近腰斬。(本報記者 劉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