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26ue2"><table id="26ue2"></table></fieldset>
  • <ul id="26ue2"></ul>
  • <center id="26ue2"></center>
    您的位置:首頁 >金融 >

    戰略布局還是財務投資?隆鑫通用對外投資目的何在?

    2020-12-01 09:31:53 來源: 證券日報

    隆鑫通用擬出資不超過5億元增資聯合創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創泰)消息一出,曾引起上交所的關注,就投資聯合創泰一事要求上市公司詳細披露投資風險。經兩次延遲回復上交所的問詢函后,隆鑫通用近日發布公告,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回復。

    戰略布局還是財務投資?

    兩家業務關聯度不高的企業緣何牽手?按照公開資料披露的信息,隆鑫通用主營摩托車和通用機械產品的制造,聯合創泰則是一家專業從事電子元器件產品授權分銷的企業,主要代理國際知名的資源型產品線,涉及的產品類型包括數據存儲器、集成電路(主控芯片)、模組、DAC線纜等電子元器件產品。

    由此,投資聯合創泰被業界看作是隆鑫通用的一次“跨界”。隆鑫通用在公告中也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向“電器化、網聯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需要探索上游核心元器件等相關領域布局。

    但與此同時,隆鑫通用披露稱“本次對外投資屬于財務投資”,那么,靠財務投資能否實現業務轉型升級?

    對此問題,《證券日報》記者致函聯系隆鑫通用求證,但截至發稿時間,尚未收到相關回復。

    北京市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崔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般來說,財務投資只出錢,不參與管理。戰略投資除了出資,還參與經營,還會涉及權力分配與制約,還會提供資源等協助被投資企業發展。”

    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皮檢君對此亦持相同觀點,其向《證券日報》記者進一步補充道:“財務投資傾向于短期獲利,或者最終的目標是在得到一定投資回報后退出。相較于財務投資,戰略投資的周期會比較長,持股比例也會更大一些,且在業務上會有較強的協同性。”

    針對業務協同性,隆鑫通用在回復上交所問詢函的公告中指出,公司所從事交通工具及通用機械的生產制造領域與聯合創泰所從事的電子元器件分銷領域行業跨度較大,經營方式、資源稟賦差距較大,雙方后續業務拓展協同存在不確定性。

    除業務協同性差外,從聯合創泰自身的盈利能力來看,隆鑫通用靠財務投資實現獲利的機會也難言樂觀。

    數據顯示,聯合創泰注冊資本500萬港元,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8月份,公司銷售毛利率分別為3.68%、4.79%和4.12%。對此,隆鑫通用在回復上交所的問詢函中表示,聯合創泰經營方式主要體現為高收入、高周轉率和低毛利率,且采用較低毛利率策略搶占市場,后續經營可持續性存在一定壓力。

    聚焦主業還是多元化發展?

    多元化發展還是聚焦主業?創建于1993年的隆鑫通用,如今在經過多年發展后,在此問題上也顯得有些迷茫。

    此前在財報中,隆鑫通用曾多次表示,要通過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和業務架構,聚焦主業,實現產業升級轉型和價值鏈提升。但有投資者在公開平臺不禁發問,公司前幾年收購的資產都還沒消化,剛說專注主業,后腳又要收購一家分銷電子元件廠,這就是公司財報上所說的專注主業戰略?

    從業績來看,隆鑫通用近些年聚焦主業的成效甚微。東方財富App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總收入105.7億元、112億元和106.5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9.65億元、9.19億元和6.23億元,凈利潤核心財務指標呈現逐年下跌態勢。

    “主營摩托車業務的上市公司近些年經營狀況不佳,其實是宏觀經濟發展變化的必然結果。”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向《證券日報》記者坦言:“從宏觀經濟形勢的角度出發,我們看到摩托車企業最近一段時間一直處于一個市場焦慮期,對于國內市場來說,摩托車在城市市場已經逐漸退出了,只是在一些農村市場可能還有一定的發展前景,在東南亞等海外市場上,摩托車企業也因為競爭和市場問題,逐漸失去了發展的動能,所以最終的結果是摩托車在國內外市場上都存在不景氣的狀態。”

    江瀚進一步指出,對于摩托車企業來說,最好的辦法還是盡可能增強主業的專業性,加強研發。此外,企業可從多元化的角度出發,考慮在電動車或其他類似市場上進行多元化的發展,比如通過一些產品的設計,進一步打開市場。